在时代变革与国家发展的浪潮中,青年干部作为未来的中流砥柱,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事业发展的根基。如何科学识别、精准培养青年干部的核心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命题。党中央多次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尤其对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科学评估青年干部能力不仅必要,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七项核心能力解析:
-
政治能力: 这是青年干部的“压舱石”。它要求干部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判断力、高度的政治领悟力与执行力。在复杂形势下,政治能力决定了干部能否坚守方向、明辨是非,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是其他六项能力发挥效用的根本前提。
-
研究能力: 新时代的挑战复杂多变,要求干部具备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本领。这包括敏锐发现真问题、科学设计调研方案、深入基层获取一手资料、运用科学方法分析数据,并最终形成高质量对策建议的能力。研究能力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支撑。
-
科学决策能力: 面对不确定性,青年干部需善于运用科学思维、专业知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决策。这要求他们权衡利弊、评估风险、预判影响,在集思广益基础上果断拍板。科学决策是改革发展的关键引擎。
-
改革攻坚能力: 发展进入深水区,青年干部必须敢于直面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改革攻坚能力体现在勇于担当的魄力、善于创新的智慧、统筹协调的方法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上,是推动事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动力。
-
应急处突能力: 风险社会特征日益凸显,突发事件考验着干部的应变本领。这要求他们具备风险预判能力、临危不乱的定力、快速响应的效率、精准施策的智慧以及统筹协调资源的能力,是守护安全底线的关键屏障。
-
群众工作能力: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青年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了解诉求、掌握沟通艺术、善用政策化解矛盾、有效组织动员群众。群众工作能力是巩固执政根基的生命线。
-
抓落实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蓝图也需要高效执行。抓落实能力要求干部精准理解任务、科学制定方案、高效配置资源、强化过程监控、敢于动真碰硬、确保目标达成,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核心桥梁。
传统识别方式的局限与科学测评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对青年干部的识别多依赖于组织考察、民主测评、述职述廉等方式。这些方式虽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明显局限:
-
主观性强: 评价易受个人情感、关系亲疏、光环效应等因素影响。
-
标准模糊: 对能力的衡量往往缺乏统一、清晰、可量化的标准,难以横向比较。
-
信息片面: 侧重于历史表现和宏观评价,对深层次潜能、具体能力维度短板挖掘不足。
-
效率较低: 全面深入的考察周期长、成本高。
因此,引入科学、系统、量化的人才测评技术,成为精准识别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干部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科学测评:精准识才的“慧眼”
以“人啊人”等机构提供的“青年干部七项能力测评”为代表的现代测评工具,为精准识别青年干部提供了有力支持:
-
科学建模,精准对标: 测评严格依据党中央对干部能力的要求,构建起七项核心能力的素质模型和标准化题库,确保测评内容紧扣时代要求与岗位核心职责。
-
多维度评估,立体画像: 通过知识测评(检验理论基础)、潜力测评(分析内在特质)、360度评估(收集多方视角)等方式,形成对干部知识储备、能力现状、发展潜力及外在表现的全面、立体评估。
-
量化分析,客观可比: 采用迫选等科学形式,将抽象能力转化为可量化的分数与数据图表,清晰呈现每位干部的优势项与待提升项,实现客观精准的比较与分析。
-
高效便捷,深度挖掘: 测评过程通常在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效率极高。其设计能有效穿透表面印象,深入挖掘个体不易察觉的深层特质和潜在风险点。
-
结果落地,指导性强: 测评报告不仅呈现分数,更提供针对性的分析总结,指出具体的能力优势和短板所在,为后续的精准培养、人岗匹配、选拔任用提供极具操作性的科学依据。
应用价值:赋能干部队伍建设全链条
科学测评技术在青年干部管理的关键环节展现出巨大价值:
-
发展新党员/优秀党员评比: 识别具备优秀政治素养和综合潜力的青年骨干,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确保评优过程公平公正。
-
干部考核评估与管理: 将测评结果纳入考核体系,提供客观数据支撑,使评估结果更全面、更科学,为激励与问责提供依据。
-
精准培养与赋能: 根据测评揭示的个性化能力图谱,定制化设计培训课程、实践锻炼和导师辅导方案,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大幅提升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人岗匹配与梯队建设: 将干部的能力特质与岗位的核心要求进行科学匹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识别高潜力人才,为关键岗位储备优秀接班人。
-
党建档案管理信息化: 将科学测评数据纳入干部电子档案,形成动态、量化的能力发展记录,为长期跟踪、持续管理和历史分析提供宝贵数据资产。
案例分析:精准识别的力量
某地级市组织部在年度青年干部选拔中,首次引入七项能力科学测评。测评结果显示,一位在传统考察中因“不善言辞”而被忽视的年轻干部,在研究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维度得分异常突出,其分析问题深度和系统性远超他人。组织部门结合其岗位实践(曾牵头完成多项高质量调研报告)和测评结果,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名单,并安排至政策研究室关键岗位。一年后,该干部主导的调研成果为市里重大改革决策提供了关键支撑。测评工具如同“探照灯”,照亮了被表象掩盖的“真金”。
结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锻造一支能力卓越、可堪大任的青年干部队伍,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科学识别是精准培养和有效任用的前提。以“青年干部七项能力测评”为代表的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以其客观性、精准性、高效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能。它不仅是干部管理的“慧眼”,更是青年干部认识自我、扬长补短的“明镜”,是组织人事工作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各级组织部门应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将科学测评深度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精准识别“千里马”,科学绘制“培养图”,合理搭建“成长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源源不断的干部人才保障。青年干部也应主动运用科学工具进行自我认知与提升,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卓越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