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企业生命周期的意义在于,当企业到了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我们要特别关注自己企业内部的人才账本,要清楚自己有多少人才,储备是否足够,人才如何使用,如果不够的话,人才应该是去外部招聘还是内部培养,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做好人才策略的关键点。
人才工作要以终为始,所谓终点就是要明确,我们到底要解决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的什么问题?然后再去设计路径和流程。也就是说我们HR的工作要和高层同步,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高效。
规划:基于战略的核心人才需求分析。
了解关键岗位未来需要多少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盘点:核心人才现状诊断。 进行人才数量缺口分析以及核心人才能力素质盘点、敬业度分析。
了解这些岗位目前有多少人?他们现有的能力素质、业绩和准备度如何?优秀人才忠诚度、满意度如何?有离职风险吗?
培养:人才梯队建设。
根据盘点结果确定进入梯队的人选,提出轮岗挂职、课程、教练等培养实施建议以及人才的评估与跟踪,动态晋升与退出机制。
了解有潜力的员工该如何培养储备?
招聘:招聘匹配人才。
依据人才标准,设计配套的测评工具,盘点数据挖掘,精准画像,找到精准适配企业的人才。
了解内部人才不能补足,对外招聘时如何找对人?
关于建标准,企业如果已经有相应的人才标准,根据盘点目的拿来即用;如果原先没有合适的人才标准,则需要在人才盘点实施之前构建人才标准;构建人才标准的方法包含战略文化演绎、资料研读、岗位职责分析、行为事件访谈、行业对标、专家研讨等等。
通过分析组织的战略规划与管理要求,定位出基于组织未来发展需要的素质要素;通过与高管访谈,明晰企业和岗位以及工作环境特点,对于中高层管理干部的素质要素。
在形成标准之后,在建模过程中只要能画出有效果的模型就可以,但这里要切忌一点,就是不要建出特别庞杂的胜任力模型,因为这样很有可能在建完之后,发现并不好用,无法实践。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建模的时候还是要找到核心的胜任力指标,有效的区分绩优和绩平。
有了标准之后,比如这个岗位需要责任心、需要高效沟通,那如何评价员工有没有责任心,能不能够高效沟通呢?这里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些评价中心的工具,包括我们猎聘自己的线上测评工具,用量化的方式去评价员工或者候选人。
现在已经是12月份,360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内部评价工具。360°评估是由被评价者有工作关系的人对被评价人进行匿名综合评估,从而全面客观地搜集员工信息,帮助其进行科学的自我认知与评估,为被评价者呈现绩效差距的客观框架,有助于发现员工能力、动机、行为与自我认知差异,辅助团队提升绩效管理,促进员工个人不断成长。
它可以量化个人绩效表现,发现员工能力的优弱势,帮助个体更好的管理自己,提升效能;盘点团队人员现状,明确提升方面,增强内部沟通与合作,提高团队绩效;引领企业价值导向,绩效关联胜任力与企业价值观,实现绩效考核、促进企业文化。
在他的评估维度里,包括以下词条,从业务素养到高效沟通,一应俱全,详见图片。
并且它包括自评和他评:
自评他评:自评与他评分数差异小,在责任担当、有效创新、业务洞察、战略决策等维度,高层的自我认知较高,在盈利导向方面他评分数偏高,高层自我要求较高。
他评比较:他评中整体呈现上级评价较高的情况,上级对于高层干部的管理要求相对宽松,管理方式偏柔和,而在有效创新方面上级要求更为严格;同级间评价相对更为客观,整体分数趋势偏低。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在数据指标上看到,哪一部分自评比较高,哪一部分他评比较高,找到这种差异性,通过这些可以了解不同层级的发展情况。
有了线上量化指标后,我们稍微讲一下线下的评价中心工具。
以上工具,和线上测评是一样的,都具有量化结果输出。我们在设计输出结果的时候,这些测评工具如何分布,有的可能是五五开,有的可能是线上测评高一些,线下评价中心低一些,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输出会如何输出呢?今天重点讲一下九宫格。
盘点目的:了解现状和评估员工职级、人员晋升与调薪,其实更确切的应该是绩效盘点;
盘点结果运用:与企业自身的任职资格体系相结合,用于人员的晋升、评级甚至是调薪;
盘点聚焦:现任岗位的工作结果以及在工作中实际表现的行为;
人才九宫格坐标选取:行为评估(360)+绩效结果来评估盘点对象。
盘点目的:以继任与发展为目的;
盘点聚焦:在当前岗位上发挥优异工作结果的同时,参考当他们晋升到更高岗位时胜任力的准备程度,人才盘点的核心在参考当前绩效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岗为主的胜任能力,或者以人为主的领导潜力;
人才九宫格坐标选取:绩效结果/行为评估+能力/潜力评估来进行人才盘点。
盘点目的:以选拔、储备高潜人才为目的;
盘点聚焦:通常候选人已经有了一轮硬性的条件筛选(如绩效、资历、学历背景等)此时进入盘点名单的候选人更看重的是他在基于未来岗位的胜任能力以及领导力潜质;
人才九宫格坐标选取:绩效结果+潜力来评估盘点对象。
如果盘点完,发现团队建设没做好,那在明年的第一季度,就需要明确调整方向,抓紧做团队建设,按照这些步骤来,我们才能形成闭环完整的人才发展策略。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