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讯

真正成熟的管理者,都是掌控节奏的高手!

作者:管理员 2022-02-20
1810 0

文章来源:李舟安

之前我说过一个观点:

管理的节奏,远比管理的工具重要。

很多小伙伴都问我:什么是管理节奏,感觉抓不住摸不着。

今天我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简单聊一聊管理的节奏。

一、管理的节奏天生就是被打断

业务的节奏决定了管理的节奏。所以管理的节奏往往是在变化的,这是命运,无法更改。

举个简单的例子:21年底,在字节跳动 「去肥增瘦」的业务战略下,关键的KPI:获取新客投入产出比(用户价值/获客渠道成本)的标准,降到了其可接受范围内的历史最低值。

紧接着业务团队的其他考核指标也跟着进行了大变化。

随着字节的动作,快手也提出了 「降本增效」 的战略。两家公司都在不同程度降低或取消了对用户的补贴。

以前快手一直按照自己的业务节奏成长,管理节奏也比较稳,但在与抖音的竞争中,业务一度被打乱阵脚,管理的节奏也比较乱。

现在的快手,也正在找到自己的管理节奏中。

二、管理的节奏就是要给决策挪空间

所有的管理动作,大致的逻辑都是这样的:先定一个目标,再基于目标反推当下该做什么。

所以要保持管理节奏,时间轴很重要,一件事要做三周还是五周,一个项目要做十个月还是二十个月。时间轴不同,管理的节奏、方法、路径肯定会不同。

一旦管理的节奏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在现实中,调整的空间就没了。

就比如:公司快速发展,人工成本也快速上升,但如果不对人工成本上升进行节奏性的控制,任其飙涨的话,当后面恢复正常化的时候,就会有一系列的难题产生。

一旦问题发展到解决不了,决策上也没有空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便只能摁下清零键,重新开始。

三、管理的节奏核心在于等待

美团的王兴,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战争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

管理的节奏也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等一个可以爆发的机会。

比如,很多公司都会配备数据分析人员,他们会根据数据,衡量投入和产出。当公司计算出一个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公式的时候,业务和产品就会全军出击,管理也会按照新的节奏来跑。

而在这之前,大家管理的节奏慢一点和乱一点,都没有太大关系,后面的高效运作,是完全可以补回来的。

四、管理的节奏目标是在找合理的点

对应到日常的管理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一个你可以保持的管理高速度。这个速度应该是效率最高而且也让你最舒服的状态。

同时,这个节奏也需要能够应对突发变化,比如要冲刺一下,熬夜加班应对紧急任务。

这里有三层意思:

1、要尽量避免透支身体;

2、一定是你找到的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3、跑出一个高效率、可持续并应对突发情况的模式。

否则个人和团队,时间一久,也撑不住的啊。

五、管理的节奏动作是追目标

追目标用书面语说:就是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

管理上有节奏的团队,是不太会欠下管理债务的。所谓管理债务就是本身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的管理措施,却迟迟没有推出。

有管理节奏的团队,他们肯定会有明确的分阶段执行落地的动作。比如开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一定会规划好每个阶段要走什么路,什么时候可以到,这就叫管理节奏。

为什么一个人特别容易放弃?往往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节奏,要么目标太大,要么目标不分解,要么就胡子眉毛一把抓。

六、管理的节奏要尊重客观规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就是客观规律。

一个组织的发展,要遵守客观规律,管理的节奏也是。

三十而立,就是要多试多闯。四十不惑,要找到并专注你喜爱的事情。五十岁的时候,你会发现就是命。

有的人是四十而立,五十不惑,就慢了;有的人三十就知天命,然后整个人就躺平了,就可惜了。

在管理上,其实找到核心问题是最难的。这个阶段公司到底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存在?如果没想明白,你整个战术上都对了,战略上也是错的。

好在管理的节奏,往往就会反向提醒你,一定要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公司看上去管理好,实际是因为业务牛。如果公司不挣钱、业务不牛还能把队伍带好,就是进入海盗的管理节奏:拼命,干的还是脏活累活。

最后想说:

任何事情,其实都有节奏。

管理有管理的节奏,恋爱有恋爱的节奏,学习有学习的节奏。

管理的节奏往往是长期主义者会关注的事情,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的时候,有节奏的人,大多都能猜到终局可能在哪里。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