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忙碌的一天仿佛都带着某种躲不开的抑郁情绪,工作以外的生活更是失去热情,幽默感全然不再?直面职业倦怠,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
你可能会说:
“别急着下结论,我们组织已经有了各种保健项目。我们设立了小憩室,开设了瑜伽课,还为吸烟的员工制订戒烟计划。”
这些只是开始,远远不够。
全球企业每年在工作场所保健项目上的支出约为500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花费将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然而,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表明,职场保健项目并没有改善员工的健康,也没有改变他们的工作体验。
原因何在?
实际上,即便组织为员工提供了各种保健项目,组织始终认为员工应该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而没有雇主承认自己可能是导致员工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建立成功所需的复原力》(Building Resilience for Success)一书中,作者完成了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研究——他们列出了强迫员工超越极限陷入倦怠的职场行为。
在你的工作单位,是否存在下列职场行为?
让员工陷入倦怠的职场行为
资源和沟通:
反馈和沟通不够频繁;培训不足;技术和设备过时。
管理者控制:
管理者不会听取他人想法;缺乏对工作和决策的控制力;绩效目标是强加给下级而非通过协商共同制定的。
工作量:
对下级的期望过高;完成任务的时间太少;工作强度不合理,干扰家庭生活。
工作保障和变革:
工作稳定性差;害怕自己的技能过时;组织为了变革而进行变革。
工作关系:
咄咄逼人的管理风格;他人攫取你的功劳和荣誉;缺乏支持。
工作条件:
存在工资和福利不平等的情况;工作枯燥乏味、重复性高;客户极难应付。
会议和电子邮件:
在许多组织中,会议不断已经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且通常还要求本不需要参会的人员到场,或者会议内容其实仅需一个电话或者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只需发给相关人员)就能解决。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统一参会”或者签阅邮件,另外,仅用电子邮件办公有时会导致情况恶化或者造成错误。
一线主管每周平均花费8小时发送、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而且其中很多电子邮件完全没有发出的必要。
工作负荷:
我无数次听到某人说自己公司裁员了,但是工作量并未改变。有能力的员工被过量的工作淹没,也没有人冷静下来质疑这些“工作”是否高效,是否必要。组织的裁员真的太频繁了。
我总是听到别人说:“我们已经有了全新的技术,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然而,新技术往往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工作无法推进的情况下。
超负荷工作成为组织中的常态,鲜有组织制订时间管理纪律。
让员工产生倦怠感的不只是工作量,还有组织中不成文的规定——员工即便是晚上或者周末在家,也必须持续处于“在岗”状态。
此外,许多高管对于工作实际需要多长时间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完成这些工作是否真的能为组织创造价值。
工作中的领导和员工:
我曾经服务过一个组织,后来好不容易从中脱身,因为我受够了一位副总裁,她对自己的员工大喊大叫,把别人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尽管自己并不称职但是求别人对她绝对忠诚。
我很幸运,在我递交辞呈以前,已经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其他人就没这么顺利了。
不称职的员工也是团队的累赘,我深知没有适当的反馈和及时的补救措施会导致何种后果。
忽视员工不称职的情况或者只是把员工调整到另外的部门,这样的做法不仅愚蠢而且对于所有其他相关人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1、创造有益员工的环境
《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书的作者、领导力大师吉姆·柯林斯为我们推荐了另外一种活动,帮助我们探讨组织如何才能创造有益员工的环境。
他称这个活动为“火星小组”。
柯林斯的火星小组活动由50-60人参加,他要求成员想象他们身处另外一个星球,需要重塑一个最佳特质的组织(团队成员提名5-7人组成火星小组,被提名者将带领大家完成目标)。
活动的有趣之处在于,火箭飞船上只有5-7个人的座位。
根据柯林斯的经验,那些最终入选的人员都是影响力强、值得信赖,以及能力突出的员工。
选出这组人之后,管理者就可以得到相关的路线图,帮助组织重塑组织文化,控制员工倦怠感和培养组织的复原力。
2、制订“摆脱蠢事”计划
医生和护士群体的倦怠率极高。
夏威夷太平洋健康组织发起了一项名为“摆脱蠢事”的倡议,该倡议希望员工能够找出不会为组织带来价值的工作,比如某些没必要执行的文件,或者可以更加高效完成的事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2018年11月刊载了这一倡议,令其迅速流行起来。
3、员工定义公司文化
22Squared是一家广告公司,他们认识到“永远在岗”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导致员工较多的失误。
该公司的合伙人克里斯·塔夫表示,每年公司会为员工提供5天专门假期,让员工为社区志愿服务。3年后,他们的这个假期将延长到1个月,可以前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非营利组织服务,而且公司会支付所有费用。
塔夫说,员工应该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义公司文化,他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他们选择为22Squared工作,公司的文化是主要因素之一。
而且在22Squared,开会时大家不能使用电子设备,这样能够鼓励与会者专注会议内容,营造协作的会议环境。
*文章来源:《从倦怠到突破》
下一篇:我不是不想上班,我是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