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关爱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呢?
一、要有正确认知
哭是孩子表达不佳情绪的一个渠道,如果孩子出现发脾气、哭闹的情绪,家长千万不要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请允许孩子发泄一会儿。
孩子的情绪发泄出来,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如果强制抵制不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只会适得其反。
二、学会倾听心声
想要疏导孩子的情绪,就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想的,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跟孩子沟通。
即便有的时候孩子的想法不正确,说辞也不合理,也应坚持让孩子表达完毕,不要打断,做忠实的倾听者。
三、要有同理心和安慰
在倾听孩子心声时,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要对孩子有同理心、同情心并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安慰。
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显得不耐烦或传递任何的坏情绪给孩子,不然会令孩子更容易暴躁、不安。
当孩子正在生气或是感到委屈、沮丧,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这种情绪时,应该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可以让孩子多想想他们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性暗示。
四、就情绪作交流
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跟孩子探讨与情绪有关的话题,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来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如任由孩子胡闹,而不加以疏导,孩子的情绪很难自动变好,如放任长时间持续坏情绪,将会影响孩子好性格的养成。
五、帮助克制情绪
由于中小学生还未成年,不懂得如何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家长有必要在旁边引导。
在发现孩子要发脾气时,可以采取有效方法转移孩子注意力。
六、另类方式引导
以别样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根据孩子的爱好及特长进行正确积极引导,如:如果孩子比较喜欢玩游戏,不妨用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她),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总会遇到孩子情绪不佳、发脾气的时候,此时要积极疏导孩子,才能更好塑造孩子性格,让其健康快乐成长。以下知识点家长要明白:
除了负面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会因长期的情绪问题而导致心理疾病。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抑郁症并不“小众”,只是不易被察觉。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而是一种疾病。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分享四大征兆识别早期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