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谈辞职:“洒脱”不应成为你掩盖不安的离职借口
Papi酱最近在一档节目里面分享了一段自己裸辞的经历。
导演专业的她毕业后被朋友介绍到一家公关公司实习
结果入职第一天安排给她的工作是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绍。
这与她之前对工作的设想完全不同。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所以,上午入职的她,在下午果断选择辞职。
Papi酱这段短暂的实习,反映出绝大多数90后年轻人“断舍离”的择业观。“仗着年轻,便在职业生涯里不断试错。一旦发现不合适,从不拖泥带水,及时抽身。”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4名职场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0%的受访职场人士指出周围入职未满3年就跳槽的年轻人多,其中26.0%的受访职场人士直言非常多。
年轻人不断辞职的原因有哪些?
调查显示,薪酬待遇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65.4%),其他原因还有:对岗位没兴趣(57.1%),升职无望(48.1%),工作压力大(47.7%)等。
似乎现在年轻人普遍给辞职、跳槽甚至裸辞等字眼贴上“够潇洒、有骨气、干脆果敢、有个性”等看似正面的标签。
但我却只看到了那些辞职者“微笑着洒脱退场”的伪装面具下一颗对未来惴惴不安、迷茫彷徨的心。
并不排除部分年轻人因为“小滩容不下大鱼”这个原因而辞职。但对于大多数入职不久就跳槽的年轻人而言,基本上属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这些人确实是入错了行,发现公司给不了自己理想的平台,便尽快跳槽;但更多人属于第二种情况,即不知道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在工作中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把跳槽当成解决办法”。
以上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缺乏一套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工作中找不到动力和目标,最后无奈辞职。
1. 认清自己,是最顶级的智慧!
大多数人辞职的原因在于对工作没兴趣、不知道这份职业适不适合自己。
新人抱着一颗“不断试错”的心态进入职场无可厚非。
但在盲目定位自己的状态下,在职场上“碰壁后再尝试、再碰壁”的循环中,浪费的恐怕只有曾经“最不怕挥霍”的青春,消磨掉的是曾经最可贵的抱负与初心。
最可怕的是当三十岁的你回头审视过往时,你还在跳槽,在城市中依旧无法安定自己。
心学宗主王阳明认为,影响人生成败的主要因素,不是外界的种种条件,而是自己的本心。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本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走向成功。
年轻人初入职场时,应先认清自我,正确定位自己的职场角色,才是最顶级的智慧!
但问题来了,人生最难的问题就是认清和了解自己!
人们可以靠肉眼评判这个人的外在能力,却不能当机立断地准确说出他的内在素养。
故此,人才测评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人才测评是通过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人的能力、个人特点和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的测量和评估的科学手段。
通过T12人才测评,你可以了解到在十二大职业方向中的擅长角色以及规避角色、潜在天赋、价值观及个人动机等。
12种典型职业方向,方便精准定位自己
2. 明晰职业方向,是通往成功的快捷键!
年轻人们,别以为辞职很潇洒。你是否有后续关注过这些鲁莽就业再辞职的年轻人现状?
没有职业方向,只能像个无头苍蝇般找了又辞、辞了又找不着...久而久之便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
蒋方舟以前演讲时还会鼓励年轻人多尝错、多碰错,但如今也不敢说这话了。
大学生队伍从2001年的114万壮大到2018年的820万人,几乎翻了四番。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得社会的容错率变得特别低,意味着你再也不能随意任性了。
HR说了:“三年跳八次槽的人是没有办法到最终面试的。”
人生的试错机会真的禁不起挥霍。
与其以血和泪为代价买来成功的教训,不如一开始就找准职业方向,这才是通往成功快捷键的王道!
大家都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达成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聪明人一般会选择走那第三条边,而不是兜一大圈。
同理,明晰职业规划,制定好人生的PlanA、PlanB路线等。再从众多路线中挑选出那条“最短的第三边”,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试错成本。
职业规划的制定遵从四大原则:
1. 喜好原则
只有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 擅长原则
做你擅长的事,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价值原则
你得认为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否则你再有能耐也不会开心。
4. 发展原则
首先你得有机会去做,有机会做了还得有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从四大原则出发,能够保证职场人在工作中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与适中的动力,处理工作问题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方向感。
3. 企业应担起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的辅助角色
“员工屁股还没坐热就辞职”是绝大多数企业最不愿看到的,也是最担心的。
某企业HR主管坦言,员工频繁跳槽加之其它部门的舆论压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每一位员工的离职,都意味着我们选人出了问题。公司也是浪费了不少用人成本!
企业应担起为员工做好职业规划的责任。
在面试前,企业可通过T12人才测评掌握应聘者的内在能力,结合报告中的价值观筛选掉与公司文化不符的“潜在辞职员工”。
入职后,通过员工报告呈现出来的各项职业方向指标,为就职员工准确定位最适合他的职业岗位,进而为他规划出在公司未来的升职前景,这样反而更能够提高人岗匹配和员工留存率,让这批人在正确的位置上发光生热,做得更加开心和得心应手,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利润。
上一篇:领导力的本质,无非就这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