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资讯

校园招聘奇葩事

作者:管理员 2019-03-28
3689 0
今年的春招季,又是企业和毕业生一起发愁的“抑郁期”。
作为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些毕业生抱怨企业捉摸不透,要求不是太高就是给出的条件很奇怪。“经常遇到一些企业招聘,要求高学历。其实他们需要的只是处理常规事务的一双手,却要求至少研究生学历。”南昌某高校应届毕业生胡某某说。而有些企业则相反,不愿意招收能力强、学历高的学生,怕人员流失。部分毕业生则是面试通过了却被千奇百怪的理由拒绝了。

企业这方面也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有的学生深谙面试套路,这增加了我们选人的难度。”南昌某传媒公司负责人周毅博说,有些面试中镇定自若,口若悬河的学生,招进公司后却难以胜任工作:比如有些财会专业毕业生居然看不懂最基本的财务报表,非常基础的问题也能问得哑口无言,让人怀疑该生的真实水平。
甚至还存在“代考”这种业务,让企业感到很头疼。有些毕业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就在网上进行“海投”,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面试。当同时有几家公司发出笔试通知,而时间上却有冲突时,毕业生不想放弃其中一份笔试,便委托身边的同学代为笔试。江西的某毕业生称:“现在很多人都这么做,这种现象很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双向性的,面试是双方都参与的过程。对于毕业生来说,除了要有针对性的投递简历,合理安排好面试时间之外,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算面试通过了,如果无法胜任岗位的话对企业对自己都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选择。
而企业应该更加尊重学生,多从学生的需求角度考虑,除了不应该盲目设置不合理的学历门槛之外,还应该根据岗位需要制定招聘计划。在对外招聘时要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让正面的企业文化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前来参加面试。
企业面对众多的应聘者,怎么样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面试时间来判断一个人,来选择最适合的真实人才呢?
除了考验面试官的水平之外,还可以通过核实简历真实性、人才测评方式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
其中人才测评是现下比较时兴的科学测评,它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对人各方面的特性如:智力、动机、学绩、职业、偏好、特殊能力、信息、知觉形态、人格特点进行测量,从而做出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评价。
国内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参照人才测评得出的报告进行筛选人才,如阿里巴巴、智通人才、富士康等,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正确的方式才是招聘成功的第一步。

人才测评的种类有很多,其中T12测评是根据15岁以上健康心理人群的内在能力和素质,总结出不同类型人群在不同职业领域中的特点。它能够看穿人的内在性格和潜质,让优秀的人才永不落空。而且它可线上答题,也免去了面试者来回奔波的时间,减少了招聘者的工作,让招聘的效率提高一个层次。同时企业预设岗位胜任力模型,对应聘者的测评报告进行自动匹配筛选,招聘精准度提高至85%,大大降低了招到“货不对板”的人才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毕业生需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天赋来选择职业,毕竟第一份职业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生的职业规划。而企业需要的自然是合适的人才和最低的时间成本。既然在传统方式式微的现今,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效率更高的科学测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