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对兴趣和能力倾向的测量最早都与智力测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斯特朗指出,在实践中只有把兴趣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比如
人才测评工具。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对能力倾向的测量最早受到智力多因素理论的启发,从而把测量个体的某特殊能力或能力群作为目标、不同的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或能力群是不同的,能力的不同组合需要不同的能力倾向测验,因此,能力倾向测验的种类繁多。此外,由于迄今为止对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组合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还没有比较成型的能力倾向测量理论,这与兴趣测验的发展状况不同,尽管如此,在升学与就业指导的实践中,能力倾向测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能力倾向测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项能力倾向测验・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因当时社会对文书员、技工和机械师的需求巨大,有关文书、心理运动和机械的能力倾向测验应运而生,这些就是单项能力倾向测验,其特点是集中测量某种能力倾向。另一类是多项能力倾向测验,其特点是能够测量多种能力倾向,或者说能力群。桑代克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七种主要的心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于1941年编制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验(PMA),这是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雏形。虽然这套测验在当时主要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测,但其能力组合的内容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用于升学与职业指导的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1947年,本耐特、西肖尔和韦斯曼编制了区分性能力倾向测验(DAT),测量8种能力,用于初二至高三学生的教育和职业咨询。同年,美国劳工部就业服务局开发了影响广泛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测量9种能力,用于初三到高三学生及成人的职业指导,这套测验后来不断地进行修订与改进,一度成为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典范,至今仍为许多国家采用或借鉴。稍后又诞生了军事职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ASVAB),起初用于军事部门的人员选拨与分类。该测验测量了10种能力倾向,经过多次修订,现在仍成功地用于全美国的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指导。
各种能力倾向测验彼此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现象。桑代克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语文、数学、空间、知觉速度、字词流畅性、记忆、推理这七种主要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综合出五类能力倾向(言语意义理解、数字敏度、知觉速度、推理和空间关系识别),形成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验(PMA)。此外,社会上还开发出多种有关测验。如区分性能力倾向测验测量7种能力倾向:言语推理、数字能力、抽象推理一一非言语推理能力、文书速度和准确性、机械推理、空间关系、拼字和语言运用等;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测量9种能力倾向:言语能力倾向、数字能力倾向、空间能力倾向、形状知觉、文书知觉、运动协调、手指灵巧和手部灵活,以及由前三项的部分题目得分加总得到的一般学习能力倾向指标;军事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测量10种能力倾向:一般科学(指物理、生物科学知识)、算术推理、单词识记、短文理解、数字操作、编码速度、汽车和工艺常识、数学知识、机械理解(MC)和电学常识(指电和电子学的知识)。由此也可以看出,能力倾向的组合虽然不同,但其具体的内容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总之,能力倾向测验种类繁多,与兴趣測验结合起来使用最多的是多项能力倾向测验,其中有的能力倾向测验就是以兴趣测验为基础的。如霭兰德1969年开发的自我指导搜寻量表(SDS),其中对能力倾向的选择与组合就是在其早先编制的职业偏好量表(VPI)的基础上进行的,他的做法是给每一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职业能力与之对应,总共得到12种能力:再针对每一种职业能力编制相应的题目。同样,他也给出了各种职业的能力代码。这种与兴趣测验相匹配的测验编制方法很独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种测验使结果解释更加精准,推动了兴趣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在职业辅导和咨询方面的应用。
使用这种人才测评工具,就可以有效地检测人的能力倾向,从而节省人才成本。